【類鼻疽】袁國勇指隨人口老化類鼻疽感染風險增 籲市民勿用「頭啖水」
發布時間: 2022/11/17 16:55
最後更新: 2022/11/17 17:53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17日)下午舉行記者會,交代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和類鼻疽感染個案的調查結果。
歐家榮指,當局與港大團隊在11月3日至9日,87個在石硤尾及蝴蝶谷配水庫的泥土樣本、5個在石硤尾配水庫的通氣口拭子樣本及1個在通氣口附近採集的環境樣本對類鼻疽伯克氏菌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但團隊在配水庫水體採集的全部水樣本及拭子樣本的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顯示配水庫的水體沒有受到污染。
袁國勇指,類鼻疽感染在2021年已有增加趨勢,當年錄得17宗,較2016至2020年的平均每7.6宗高出2倍。而今年截至現時數據,已錄36宗感染,在7月至11月更出現高峰。他分析隨地球氣溫上升,香港泥土氣溫上升,類鼻疽伯克氏菌數量亦上升;氣溫上升亦令水管或水庫中剩餘游離含氯量下降,夏天尤為嚴重;而隨着人口老化,類鼻疽感染風險亦增加。他又指因無辦法在水體中找到任何細菌,故未能找到配水庫泥土及通氣口中的類鼻疽伯克氏菌如何感染病人,但為減低風險,水務處將全港食水含氯量至百萬分之1.2,並加裝空氣過濾機放置在通氣口,減低類鼻疽伯克氏菌進入水庫機會。
他又再次呼籲,不要使用每天早上頭一分鐘的自來水用於梳洗或飲用。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黃穎津